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8:2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黄涛 通讯员 王敏 张全录)西医诊断常依据CT影像、检验报告,中医诊断讲究“望闻问切”。切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中医的CT扫描。昨天,在武汉市肺科医院,中医专家罗愚双手诊脉后,患者尚未开口,他已全景式地描述出了患者的状态,并给出了中药调理路径方法。罗愚的双手诊脉的技术,让患者和众多医生同事都好奇不已,争相观摩。
武汉市肺科医院中医科负责人刘星说,中医看诊,单手把脉、三指下压于手的“寸关尺”部上,是我们广为熟知的寸关尺诊脉方式。这种方式已经延续数千年。但专家罗愚不满足于此,他左右开工,双手同时给患者的左右手切脉。这就打破了以往,左手诊断心肝肾、右手诊断肺脾胃以及命门的定式。一种新的、全景式的切脉方式就诞生了,不过,这种方式,不是成熟老道的中医,很难驾驭。刘星坦言,自己估计要学上数十年,才能有罗愚的水准。
罗愚说,两手脉络如线,牵动五脏六腑,脉络的跳动频率、顺滑感、凹凸感、颗粒感等等迹象化成医生的综合感知,传递着身体各个器官的状态、病态。双手诊脉优于传统的单手把脉,让医生精准地收集到了患者全身全景式的信息,类似于给全身扫描一遍。
“更玄妙的是,这些脉象还能体现出患者的综合体质、潜在的基因,尤其是家族共性的基因,专家罗愚据此还能判断出患者易患什么疾病,在临床跟诊中,屡次提前预警肺癌病友,最后CT确诊。”中医科负责人刘星说。
以患者杜先生为例,他今年48岁,一个多月前,开始感觉胸痛闷胀、痰多、喉痒,体检发现一个8毫米大小的肺结节。于是就开始找罗愚进行中医治疗。昨天复查结果显示,结节已经缩小到4毫米大小。
杜先生说,初次就诊,罗愚在为他双手切脉后,已经掌握了他的的全身状态,比如肺气虚弱、气滞血瘀、痰湿阻滞等等。另外,罗愚还在切脉中发现他的前列腺、甲状腺、胆囊也存在病态,建议他做这些器官的检查。杜先生惊诧不已,他说,自己之前检查,确实有胆囊息肉、前列腺增大等问题。
罗愚说:这种双手把脉的方式,是他在30多年中医实践中不断探索所得,他将其命名为“全景脉学”,这种切脉方式,其核心在于“全景”。较之单手把脉,其所得到的患者身体信息不仅更多更全面,且所得的诊断结果能够实现客观化和数据化,同类归因,有利于将中医脉诊学带入标准化和数据化。罗愚的全景脉学得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认可。原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说:“罗愚教授的全景脉学为中医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是中医现代化的典范。”
罗愚提醒,肺结节类型很多,但从自己切脉的经验来看,大多属于气滞血瘀型,胸痛闷胀、痰多、喉痒常是其外在表现,这类患者软坚散结是用药原则,但核心还是调体质,舒心态,改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