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昆明华厦眼科医院专家提醒:眼前总能看见神秘“彩虹光圈”,你的视野正在被悄悄“修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9:40:00    

掌上春城讯 最近,一到傍晚时分,张先生就时不时感觉到头痛,紧接着出现了怪事:晚上无论是看街道路灯,还是家里的台灯,“彩虹光圈”都如影随形。昆明华厦眼科医院专家提醒,眼前的彩虹不是超能力,而是眼睛在求救。

这种眼前的“彩虹”现象叫做虹视,指眼睛看灯光时,在光源周围出现犹如彩虹般的彩色光环,属于青光眼患者的症状表现之一,产生原因是眼压增高,眼内液体循环障碍引起角膜水肿,产生折光改变所致的。

据了解,青光眼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眼内压力过高,并造成视神经损害的一种疾病。通俗地说,就是眼球内压力太大,超越了眼球内部组织,特别是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引起视力下降、视野范围受损。如果长时间压力过大,甚至有可能出现失明的情况。

1.青光眼有“前兆”

眼有疼痛感,可能还伴有头痛;眼球摸上去有变硬的感觉;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看东西范围缩小。虹视现象,看发光体如灯泡周围出现彩虹似的光环。

因此,当频繁看到“彩虹”时,代表病情处于发作期或者急性发展期,此时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不能大意哦!

2.引发青光眼的危险因素

不良的生活习惯:用眼过度,情绪波动大等;高度近视有 1/3 伴有或者发展成为青光眼的可能;

眼球存在某些特殊结构:眼球的前房部位浅,眼球晶状体厚、眼轴较短都容易导致房水循环发生障碍,从而导致眼压升高形成青光眼;

遗传因素:如父母或其他直系亲属患病:有家族史的发病概率要高于无家族史 6 倍;

年龄、性别相关:原发性青光眼是主要的青光眼类型,分为开角型和闭角型青光眼,前者多发生于 30 岁,无性别差异,后者多发于 45 岁以上的女性。

因为部分青光眼(闭角型和慢性闭角型)症状不典型,年轻患者容易跟眼睛疲劳、近视眼混淆,中老年患者则会误以为是白内障;也由于绝大多数青光眼患者不够重视,被检查出来就发展到中晚期了,此时视神经往往已经萎缩或者出现视野缺损,错失了治疗时期。因此,建议大家以上高危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眼科健康体检,及时筛查。

目前,青光眼没有办法彻底治愈,只能早发现早治疗,尽量去控制病情的发展,保留现有视力。治疗青光眼的方案有很多,如药物、激光以及手术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规律复查眼压、眼底和视野等,尤其是良好控制眼压可有效降低视神经损伤,阻止视功能损害进一步发展。

不过,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用眼习惯,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控制情绪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眼压,保护视神经,维护视力健康。

掌上春城记者:周晓雯 实习生:沈纬皙

责编:赵萍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