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首批闽东学子来南研学 开启区域协作新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7:54:00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4月2日,南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迎来了2025年度第一批市域外学子——福安市逸夫小学的400余名学生,走进南平市开展为期两天的研学实践之旅。

此次研学活动由南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福安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营地联合组织,标志着闽北和闽东两地开启研学合作新篇章,也为“迎宾客 引人流”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南平市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域内朱子文化、茶文化等研学资源丰富。在此次两天一夜的行程中,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安排了五夫古镇兴贤古街、紫阳楼、朱子文公庙敬师礼等沉浸式体验朱子文化的内容,以及武夷山景区天游峰、一线天、茶博园、武夷宫等饱览武夷山双世遗风光的漫游线路。

五夫古镇历史悠久,朱熹在此生活、教学、写作40多年,创立了朱子理学,留下30多处文化遗址。“朱子故里,理学圣地,明理崇德,尊师尚学……”400多位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穿着汉服,向老师行鞠躬礼,仿佛穿越回千百年前的宋朝,聆听朱子教诲,明白不学礼、无以立,进一步了解学礼、知孝、修身等优秀传统文化。

福安逸夫小学五年一班的学生阮楚杰告诉记者

“我最喜欢的是在五夫镇的紫阳楼,紫阳楼是朱子生活、讲学之地。到了那里我才知道,我最喜欢的那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古诗,就是在朱子在紫阳楼前的半亩方塘苦读时写的,感觉书里的诗词在我眼前立体了。”

在这次研学之旅中,南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专门为同学们准备了朱子文化课程,学生运用AI技术刻画心中的朱子形象。

五年一班的吴依诺

“我刚才用AI技术,模拟出一首诗的场景,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千万种变化,实在是很有趣。”

福安市逸夫小学带队教师李清月

这是我们学校第一次跨地域开展的山海交流、区域协作的研学之旅,也是一堂深化文化交流、拓宽视野的行走思政课。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历史,在游览天游峰和一线天等景区过程中,通过导师的解说,观察沿途的自然景观,了解武夷山的历史文化、地质地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知识,在研学的过程中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

这次来南平研学之旅反响非常好,不少家长表示,暑假还想再带孩子来体验竹筏、观看印象大红袍。此次研学活动,为闽北与闽东地区在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搭建了桥梁,福安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营地董事长赵裕昌表示,通过这次研学,感受到了南平研学资源非常丰富,下一步将推荐这条研学线路给所有福安的中小学生,一起来朝圣朱子、体验敬师礼、深度学习朱子理学,将来南平研学作为福安中小学生的毕业研学之旅。

来源:南平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