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在建长度最长、建设标准最高!这一世界级跨海工程又有新进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9:44:00    

4月26日,世界最大跨度无砟轨道三塔钢桁梁斜拉桥——杭州湾跨海铁路桥中航道桥首个主塔墩承台混凝土顺利完成浇筑。这标志着这一世界级跨海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中航道桥正式进入主塔施工阶段。

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是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以下简称为通甬高铁)的控制性工程,包括北、中、南三座航道桥和跨大堤、海中、浅滩区引桥,全长29.2公里,采用时速350公里的双线无砟轨道设计,是目前世界上在建长度最长、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

此次施工的中航道桥全长1.43公里,共设3个主塔墩和4个边辅墩,桥塔设计为钻石形,中塔高202米,边塔高198.5米。本次浇筑的81号主塔墩承台为圆端形结构,长61.8米、宽36.3米、高7米,面积相当于5个标准篮球场,混凝土浇筑量达13800立方米。

杭州湾海域风大、浪高、潮急,而中航道桥施工区域又完全“飘”在水中,到中航道桥必须乘船。建设管理单位沪杭客专公司会同中铁大桥院和中国铁设联合设计、中铁大桥局等参建单位运用“潮汐动态数据库”,将相关部门潮汐预报与码头实时潮位数据结合,再运用专业算法预测当天潮汐变化规律,据此优化钢筋、冷却水管、劲性骨架等大宗材料运输计划,实现材料供应与潮汐变化精准匹配,确保材料运输“零延误”。

除原材料运输外,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的温控问题也是此次承台施工的难点之一。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项目团队采用“前端防、中端管、后端查”的全链条控制措施,通过信息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控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并利用承台内提前布设的冷却水循环系统,进行混凝土温度调控,防止混凝土因水化热过大引起开裂,影响结构质量。”沪杭客专公司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指挥部指挥长钱利平说。

通甬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盐城至南通高铁南通西站起,向南经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宁波市,引入宁波枢纽宁波站,新建线路长30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10座车站,建设工期5年。通甬高铁建成后,将与盐城至南通高铁、京沪高铁、沪昆高铁、宁波至台州至温州铁路、沪宁沿江高铁等多条线路相连,对于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布局,方便沿线人民群众出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