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遗产保护官员齐聚黄山 共话遗产守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3:44:00    

人民网黄山4月15日电 (记者汪思源)4月15日上午,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举办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官员研修班黄山现场教学班开班。来自肯尼亚、埃及、泰国等9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近40位自然遗产保护官员参加现场教学活动。这是该研修班连续第三年选择黄山作为现场教学点。

在开班仪式上,黄山风景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新虎致辞并作《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黄山实践》主旨报告。他表示,作为全球8个同时拥有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三大国际品牌的保护地之一,独具特色的“黄山模式”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经验做法,通过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有机统一,不仅使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类国际评估中获得积极肯定,更为全球同类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我们期待与各国朋友构建‘保护共同体’。”杨新虎特别提及黄山在数字化监测、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创新技术,抛出合作橄榄枝,“黄山愿成为各国遗产保护的试验田与合作枢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带队负责人石焱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教学实为“履约之行”——2023年黄山作为中国“云教学”遗产地,曾为10国百余名官员开展线上培训,当时便约定“下次要带大家亲临黄山”。希望学员们能够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积极参加各项学习考察活动,认真思考如何将黄山的管理经验运用于本国自然遗产的保护。遗产的保护与管理需要加强国际合作,鼓励各位学员与黄山积极探索开展多双边合作的可能性,互学互鉴,共同提升保护管理能力。

“当屏幕里的奇松云海真实展现在眼前时,我们更深刻理解了保护的价值。”来自埃及环境部的穆罕默德·阿卜杜·萨米·阿布巴克尔代表学员表示,本次研修班为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遗产保护管理人员搭建了知识共享、经验互鉴的重要平台。通过交流创新解决方案,他们将努力深化国际合作,共同守护这些不可替代的人类瑰宝。要以此为契机,构建跨国协作网络,汇聚智慧力量,为自然遗产保护事业注入新动能。

研修班在延续2024年沉浸式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特别增设了“黄山遗产保护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与学员面对面”交流环节。座谈会上,各国官员与黄山管委会数字化管理、资源保护、遗产监测、旅游发展、应急救援等业务部门负责人展开热烈讨论,围绕古树名木保护、智慧监测系统应用等具体案例进行深度对话,现场互动频繁,在不同语言交织中碰撞出遗产保护的创新火花。

黄山自2023年起成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官员研修班指定教学基地,已累计为23国培训遗产保护官员超200人次。

(方媛亦对本文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