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父亲的珍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4:50:00    

在我家的岁月之河中,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经历了几次家的搬迁,而始终有一个沉重的大箱子,跟随着每一次的迁徙流转,宛如一位忠诚的老友,承载着父亲的珍宝,不离不弃。

在我眼里,父亲无疑是才华横溢的。不论是生活中的小改造、家里家具的小心机、科技前沿的新技术、还是聊天中时不时的精妙语句,都完全满足了小女孩心目中万事游刃有余、无所不能的父亲的形象。从父亲那传习的那句“只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的箴言,成为我人生路上的指南。

年轻时的父亲立志要成为一名技术人才,除了为家庭力量单薄的自己搏一条出路,更多的是因为真正的热爱。母亲回忆跟父亲还在处对象阶段时,到父亲单位去探望,炎热的夏季,父亲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在山涧清澈的溪水中畅游消暑,而是在宿舍里埋头修理一台坏掉的收音机。虽然已经汗流浃背,但父亲的思绪沉浸至深,听不到聒噪的蝉鸣里携来的热浪,也完全忘记了母亲在旁边静坐多时,时间在窗外影影绰绰的树荫里悄然无息地潺潺流淌。已经过了吃午饭的时间,母亲却并未出声打扰,而是细细打量着房中的布置,整洁的床铺,床头柜上散落着他练习书法的纸张。桌角两侧整齐地排列着《无线电爱好者手册》和《常用书法词帖》等书籍。母亲说,她打心底欣赏这样专注的父亲,她说,她喜欢看父亲眼里的光。

时光悠悠流转,千禧年初我们从山沟边的窑洞,搬到了职工家属院的单元楼上,新家的装修是父亲亲手操持的杰作,父亲在那时便已经巧妙地运用壁灯、无主灯的设计,满墙的大镜子将家里五十多平的空间放大了一倍,那原木的墙围色泽,伴着一抹明媚的阳光倾洒,给家渲染上了无尽的自然韵味。每一处细节和搭配都在轻声诉说着父亲的巧思与对家的热爱。最让人欣喜的是两间卧室都配备了通顶的书架,父亲的那些珍宝,也得以从箱子里无序地码放中解脱,在书架上整齐地站出了列队的气势。那时我才得以对父亲的珍宝一窥全貌,我好奇地翻阅着父亲的藏书,惊叹于书籍的丰富与广泛。从工具书到期刊杂志,从连环画到古典名著,还有一些自制的小工具,便携精妙,我也方才明了,为什么无论是从我和妹妹口中提出的童趣稚言,还是生活中的疑难杂症,他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工具书占了一大半,另一半是《青年文摘》《电影故事》《黄金时代》,我们显然对连环画和幼儿画报更感兴趣,《三国演义》《岳飞传》《杨家将》等等,很多已经微微泛黄,很多的书角被小心地贴着胶带保护。

他年轻时想要提高自己的技术,但那时的技能类图书昂贵不说,书店也离家甚远。但不论怎样,他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他会在空闲的时候去图书馆借阅,或者在废品收购站淘旧书,为了《电脑爱好者》的期刊,可以节衣缩食。他说,他喜欢那种翻书的感觉,那种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满足感。奶奶即使生活再拮据,也会小心攒下多日的口粮钱,为父亲买下图书。那一刻,我对“精神食粮”一词,有了具象化的认识。为了布置我们尚且空置的书架,父亲带着我们购置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十万个为什么》等等的书籍,一如他年轻时,奶奶为之四处奔波的场景。受父亲的影响,之后的日子里每每看到满架子的书,我也有种莫名的欢喜和满足。

对于父亲来说,那个沉重的大箱子里泛黄的书页和被锉磨了棱角的旧工具,如同一座座历史的碑石,镌刻着资源匮乏时代的印记,见证着父亲在艰苦岁月中矢志不渝的坚持与追求,是扶持他人生砥砺前行的“珍宝”。但对我来说,父亲对于未知知识钻研的学习态度,和不断提升自身技术的匠心才是他的珍宝。

匠心独运映日月,学海无涯志未央。如今的父亲已经退休,但他没有赋闲在家,依旧钻研新技术,自学PPT制作课件,将一生的经验传授给新一代的工匠们。在父亲身上,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学习者应有的态度——不畏艰难、不惧挑战,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技术的热爱。这种精神激励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我一往无前的“珍宝”。(时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