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读创今日荐书 | 为什么机器越智能,人类就越像机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7:42: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

在办公室工作效率高还是居家办公效率高?

为什么人工智能在评估面试者时会不公平?

人工智能是怎样学习的?

在《AI时代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中,心理学家托马斯·查莫罗-普雷穆季奇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了人类智能的典型特征在与AI互动中的表现,揭示了当前技术发展进入了“优化技术”而非“优化人类生活”这一错误方向,并强调人类要利用AI来提升我们生而为人的独特价值。

《AI时代人性的弱点》

[英]托马斯·查莫罗-普雷穆季奇 著

李文远 译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5年1月

过去几十年里,托马斯·查莫罗-普雷穆季奇不断研究人类的各种特点和弱点,并试图弄清楚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到底是什么。二十多年来,他的研究大多侧重于理解人类智能。他指出,人工智能的主要目标不是取代人类的专业经验,而是强化这些知识。在任何决策领域,人工智能会根据数据形成深刻见解,帮助人类提升专业知识水平。但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也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倾向。我们变得越来越缺乏耐心、容易产生错觉,我们在解读这个世界时更以自我为中心。我们还对社交媒体平台上瘾,这些平台让人类的自恋以数字化形式盛行于世,并将人工智能时代变成了人类自我痴迷、充满优越感和时刻寻求关注的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把我们变成了更无聊、更容易被预测的生物,弱化了我们人生经历的广度和丰度。最后,人工智能可能正在削弱我们对知识和社交的好奇心,它会用最快的速度和最简单的答案回答我们遇到的一切问题,让我们失去提问的动力。

“也许未来情况会有所好转,毕竟人工智能仍处于初级阶段。希望在它进化的同时,人类管控人工智能和与之相处的能力也得到提升,从科技进步中获益。只是现在我们明显需要担心人工智能时代对人类行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托马斯·查莫罗-普雷穆季奇坦言,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想探讨当下,而不是预测未来。他关注的是当前人类与人工智能互动的现实。

托马斯·查莫罗-普雷穆季奇认为,既然人工智能的重要优势之一是它能够收集和分析与人类行为相关的数据,那我们何不利用这个机会,以一种循证方式来评估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行为会受到的影响呢?而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正在于此,怀揣着这个想法,他想在书中提出一些宏大的问题:人工智能时代对人类意味着什么?人类进化到这个阶段,应以何种新的,也许是更好的方式来表达人性?我们能否避免因科技而相互疏远或丧失人性,甚至成为自动化的牺牲品,并做到重拾人性,展示最善良的一面?鉴于人工智能仍在不断进化当中,这些问题还没有答案,但我们可以去尝试回答这些问题,去反思目前在人类与人工智能互动过程中所看到的东西。

“人们对未来科技的推测已数不胜数,与其多一种推测,不如关注当下,思考我们的科技发展到了哪个阶段,以及我们是如何发展到这个阶段的。顺便一说,这也是我们了解或至少反思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最佳方式。如果我们不喜欢现在的情况,至少有动力去改变它。”托马斯·查莫罗-普雷穆季奇说。

作家奥利弗·伯克曼认为:“在关于人工智能的探讨中,科技狂热者和末日论者占据着主导地位。正因如此,这本观点独树一帜的著作令人耳目一新。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现有关系虽令人担忧,但也能产生积极结果,本书对其进行了清晰的描述,并提出一个鼓舞人心的论点,即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在未来将如何帮助我们维持和提升我们人类最基本的品质,而非削弱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