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9:51:00
来源:市场资讯
原标题:独家!9人卸任、7人调整,再次上演人事“大换血”!物产中大董事长发布信泰人寿新战略,未来可期?
来源:观潮财经
信泰人寿“大刀阔斧”的人事变动再次启动。
2025年开年,保险业高管更迭潮暗流涌动。继头部险企频繁换帅后,一家曾深陷股权泥潭的寿险公司——信泰人寿,悄然掀起了新一轮中高层人事震荡。
观潮财经独家获悉,近期信泰人寿内部多个核心部门负责人发生变动,涉及执行董事王君波、职工监事傅璟与副总经理李晨,三人肩上职务均部分卸下。整体来看,共计有9人卸任,7人职务发生改变。
中高层的频繁换任与信泰人寿的历史“病灶”紧密交织。回溯其发展轨迹,这家浙江首家民营险企始终未能摆脱“资本玩物”的标签——从“明天系”包商银行的隐秘控制,到邹平笙任职期间160亿元资金违规套取的惊天大案,股权代持、关联交易、资金挪用等乱象屡次将其推至监管“聚光灯”下。
即便是在2023年国资入驻后,信泰人寿仍被曝出万能险账户单季净现金流亏损79亿元、连续多个季度未披露净利润数据的经营隐忧。此次中高层换任,或预示着信泰人寿新股东对公司管理团队重塑的决心。年初,物产中大董事长亲自公布该公司新战略,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这是否意味着其未来可期?
01
中高层接连“换血”,信泰人寿大转向
据观潮财经独家获悉,今年2月20日信泰人寿印发任免通知,该公司经历了新一轮管理层变动,主要涉及部门负责人级别。其中,9人卸任,7人职务变更。在此之前,信泰人寿已经历过高管班子的人事大变动。
以上16位职位变动的中高层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王君波,傅璟与李晨3人。从信泰人寿官网可得,目前3人分别为公司的执行董事,职工监事以及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
王君波:1978年生,现任信泰人寿党委委员、执行董事。兼任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监事、物产中大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董事。曾任物产中大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党总支委员、副总经理、工会主席、职工董事,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融部总经理等职务。
傅璟:1982年生,现任信泰人寿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职工监事。曾任原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二级主任科员、一级主任科员、副主任,人事处副处长,物产中大商业保理(浙江)有限公司党支部委员、副总经理等职务。
李晨: 1981年生,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中国精算师。现任信泰人寿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2003年加入保险行业,拥有多年保险公司精算和管理经验,具备中大型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实务经验。
信泰人寿官网信息显示,王君波自2024年7月起任信泰人寿董事职务,同时其拟任该公司财务负责人,负责协调资金的进出和流转,是由物产中大提名的董事。
公开信息显示,王君波目前兼任物产中大集团董事。2022年6月,物产中大旗下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开业时,王君波作为物产中大集团金融部总经理出席开业仪式。
傅璟同样自2024年7月起任信泰人寿监事职务,同时分管人事与办公室,此次变动信息中可发现其已然卸任这两处的管理。从履历来看,傅璟同样来自于物产中大旗下公司。其公开资料较少,可获悉资料显示傅璟曾任物产中大商业保理(浙江) 党支部委员、副总经理。
另一位高管李晨则较前两位任职时间更早。据信泰人寿官网信息显示,李晨自2019年8月起任该公司副总经理,2020年5月起任公司财务负责人,主要分管该公司信息科技、运营客服、产品创新、财务管理、物控等管理工作。
此次的中高层变动信息中,三人分别卸任财务总监、党务组织部与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的职务。
(信泰人寿部门设置情况)
根据信泰人寿官网披露的部门设置情况来看,除上述三人任职的财务管理部、党委组织部与人力资源部、资产负债管理部三个部门的管理层出现空缺外,运营管理部、银保业务部、经代业务部、个险业务部、审计稽核部、党委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办公室7个部门的管理层位置亦出现空缺。
此外,风险管理部与客户服务部由原本的审计稽核部总经理李国辉与原本的党委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办公室副主任(总经理级) 田波补充。
除此之外,客户服务部4个分支部门也变更了高级经理,分别由华强、董雪、季焱、周炜担任保全管理处、综合管理处、消费者权益保护处、电话中心四处高级经理。
实际上,此次人事震荡早已在2024年遭监管重锤时埋下伏笔。
2024年6月,金融监管总局连发6份文件剑指信泰人寿。原董事长邹平笙因提供虚假材料被终身禁业,7家原股东因入股资金不实被清退,该公司更因股权代持、关联交易等问题被罚50万元。
这场风暴不仅撕开了信泰人寿过往“资本腾挪术”的面纱,更直接触发了治理结构的深层重组——国资股东物产中大携三家浙江国企入场,以51%的持股比例成为实际控制方(处罚文件下达与监管巡查存在时间差)。
随后,股权重构的阵痛迅速传导至核心高管层。2024年7月,信泰人寿第四届董事会名单公布,物产中大系高管吴斌、王君波空降执行董事,存款保险基金与保险保障基金提名的非执行董事亦首次亮相。
吴斌:1974年生,现任信泰人寿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兼任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等职务。曾任浙江省富浙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浙江富浙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党委书记等职务。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总经理职位自2023年起长期空缺,高级管理团队仅剩四人“身兼数职”,精算、投资、风控等要害部门长期处于“超精简”状态。
如今,继2024年7月高层换任仅过去不到9个月时间,此次中层换任无疑体现出新股东试图以“换血”重塑公司治理的想法,如此震荡下能否终结信泰人寿经营疲软的“魔咒”,值得期待。
02
20载沉浮迈入发展第五阶段
从酝酿到现在,信泰人寿走过了近20年,这是我国保险业发展波澜壮阔的20年,也是监管水平不断提高,制度化、法制化不断完善的20年,更是见证民营保险公司跌宕的20年。截至目前,信泰人寿共经历了4个大的阶段,目前正在往第五个阶段过渡。
第一阶段:借壳出生
时间:2004-2007年
关键人物:郑秋根
大股东:浙江永利、巨化集团
2004年,浙江省本地还没有保险法人机构,所以浙江省政府牵头筹建第一家总部位于浙江的全国性人寿保险公司。时任泰康人寿杭州分公司总经理的郑秋根正式离职,组织筹建中和人寿,籍贯绍兴的他很快就找到绍兴几家民企计划入股。
2004这一年很特别,自1996年之后的8年间原保监会未再批复设立过新的中资保险公司。
而这一年,原保监会一口气批下了18家:国民人寿、永诚财险、阳光健康险、平泰人寿、昭德人寿、华农财险、安邦财险、华夏人寿、昆仑健康险、联合人寿、正华健康险、安华农业险、万全汽车险、渤海财险、国信人寿、东安财险、国华人寿和颐和人寿,名单里却没有中和人寿。
但彼时中和人寿资本金基本已到位,巧合的是获得批筹的平泰人寿因股东资金未到位而始终无法进入开业前的筹备状态。如此一来,缺资本金的平泰人寿与缺牌照的中和人寿达成合并协议,浙江省本地首家保险公司中和人寿借壳平泰人寿起死回生。
2007年2月,原保监会对信泰人寿进行验收;同年4月,原保监会批准信泰人寿正式成立,经过近3年时间,浙江本地首家法人寿险公司成立。
第二阶段:高管锒铛入狱
时间:2007-2014年
关键人物:郑秋根
关键股东:浙江永利、同华文化
2007年,信泰人寿获原保监会批准正式成立,总部位于浙江杭州,发起股东以浙商为主,包括巨化集团、浙江永利实业等9家公司。其中,浙江永利实业出资6000万元,与巨化集团并列第一大股东。
同年,监管核准马佳信泰人寿董事长,郑秋根信泰人寿副董事长、总裁任职资格。
据公开报道,郑秋根控制的多家公司在信泰人寿增资过程中进入,其中同华文化位列第三大股东,并且与并列第一大股东的浙江永利、巨化集团存在矛盾。2013年,同华文化以第一届临时股东大会召开程序、表决方式违法对浙江永利发起诉讼并胜诉。
郑秋根:曾任信泰人寿总裁。曾在多家保险企业如平安、华泰等任职。拥有武汉大学EMBA学历的郑秋根除在险企担任要职外,还曾先后担任浙江金融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主任委员、浙江保险学会理事、浙江保险行业协会理事等职务。
但随后,因受到内部股东举报,2014年10月底,郑秋根因涉嫌违规挪用保险资金被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一同被带走的还有时任信泰人寿董事、同华文化总经理祝同华、及信泰人寿财务工作人员。
据公开信息,在未经董事会同意的情况下,郑秋根将信泰人寿的大量资金投进了信托和房地产的投资。
不仅如此,2013年底,郑秋根在没有经过董事会同意的情况下,主动邀约江信经济发展大厦、长安财富资产管理和华沪股权投资向公司增资29.1亿元,这一增资方案最终遭原保监会否定。
郑秋根被逮捕入狱后原董事长马佳也被撤换。
(信泰人寿2014年年报)
第三阶段:明天系主导
时间:2015-2021年
关键人物:冯新生、邹平笙
关键方:包商银行
天眼查信息显示,早在2013年,”明天系“就已通过股权质押的方式渗透至信泰人寿。公开信息来看,小股东连云港市宾逸建设工程、连云港同华文化正是”明天系“打开信泰人寿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将信泰人寿股权分别质押给”明天系“旗下的华夏银行、兴业银行。
随后的2014至2018年,信泰人寿几家大股东的大部分股权都做了质押,而质权人均为包商银行和国民信托公司。彼时媒体报道称,信泰人寿共有39.56%的股份被质押给了”明天系“包商银行,16.4%的股份被质押给了国民信托公司。
基于此,信泰人寿的总体股权质押率已经超过了一半,达56.15%,质押笔数多达20笔,多数发生在2017到2018年间。
郑秋根被捕6个月后的2015年4月,原保监会核准冯新生信泰人寿董事长兼总经理任职资格,冯新生成为信泰人寿第二任董事长,并于任职期满3年后悄然离任。
冯新生:原信泰人寿董事长。此前长期从事经济工作,多年在邮政系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曾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中邮人寿董事长。
2018年5月4日,原银保监会核准李国夫信泰人寿总经理任职资格;同年9月,新董事长邹平笙任职资格也获监管核准,成为信泰人寿第三任董事长。
李国夫: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有着超过30年的丰富从业经验,曾担任建行多家支行行长、建行信托公司及租赁公司负责人、建行总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建行台北分行总经理、建行印度尼西亚子行总裁等职务。
随着信泰人寿状况的改变,股权也从“一家独大”转变为相对平衡。
2021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的大股东为浙江永利实业,持有信泰人寿47.12%的股权;至二季度股权结构大调整,股东数量增至15家,合计持股69.40%的浙江永利实业、浙江华升物流、利时集团退出股东行列。天津大田成为第一大股东,不再有持股比例超过20%的单家股东。
对此股权变更,信泰人寿官网并未作为重大事项进行公告披露。
第四阶段:物产中大、两大基金入场
时间:2022年-2023年
关键人物:谭宁、吴斌
关键股东:存款保险基金、保险保障基金
2022年6月,谭宁信泰人寿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批,正式出任信泰人寿第四任董事长。2018年11月,谭宁正式加入信泰人寿,担任常务副总经理一职,不到一年时间,2019年8月,谭宁晋升为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谭宁自1994年加入保险行业,拥有丰富的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经验。其是国内最早获得北美准精算师资格的精算师,也是首批43名中国精算师之一。
谭宁:信泰人寿前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任信泰人寿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英大泰和人寿总经理等职务。曾担任平安人寿天津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总经理,江苏分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阳光人寿副总经理;阳光保险集团业务总监等职务。
在谭宁之前,信泰人寿董事长为邹平笙,其任职资格于2018年9月获监管核准,信泰人寿公布的其简历仅有短短2行,其于2021年中旬被检察机关带走未归。
此后,时任总经理的谭宁内部晋升为董事长。2022年6月,信泰人寿发布公告称,自2022年6月28日,谭宁担任该公司董事长职务并不再出任总经理。邹平笙不再担任董事长职务。
在谭宁出任董事长后,信泰人寿总经理一职至今仍处于空缺状态。
自2021年5月邹平笙被带走,信泰人寿进入了长达2年多的过渡期,直到物产中大、存款保险基金、保险保障金入股公司正式进入第四阶段。
随着新股东入主,主导人物也由谭宁变更为吴斌。2024年7月12日,信泰人寿发布公告显示,由于董事会换届等原因,公司年度董事会变更人数已超过董事会成员人数的三分之一。调整后,公司董事会成员由6人扩增至7人,监事会成员由3人缩减至2人。
经该公司股东大会选举,并经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核准任职资格后,信泰人寿任命吴斌、王君波、楚静、苑莉、翁国民、郭金龙、刘贤斐为第四届董事会董事。
观潮财经发现,以上7位董事中,吴斌、王君波出任执行董事;楚静、苑莉任非执行董事;翁国民、郭金龙、刘贤斐三位为独立董事,同时原第三届董事会董事谭宁等人不再担任董事职务。其中吴斌、王君波、楚静、苑莉、郭金龙的任职资格均于2024年5月17日获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核准;独立董事翁国民、刘贤斐的任职资格也于之后两月相继获核准。
楚静:1986年生,现任信泰人寿非执行董事,存款保险基金风险处置部副主任。曾任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苑莉:1978年生,现任信泰人寿非执行董事,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基金筹集与存款管理部总经理。曾任中国保险保障基金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总监、宣传群工部(党委巡察办)部长、投资规划与投资管理部总经理等职务。
从新任董事的履历来看,2位执行董事吴斌、王君波均由物产中大提名,非执行董事楚静、苑莉分别由存款保险基金、保险保障基金提名。
据相关媒体报道,两大基金于2022年接手了信泰人寿原部分股东股份,其股东数量也从原先的15家浓缩至10家,存款保险基金、保险保障金,分别持股17.35亿股,持股比例分别为34.70%。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是存款保险基金首度公开出现在保险机构风险处置中,并入股保险公司成为并列第一大股东。此前,存款保险基金曾入股徽商银行、蒙商银行、辽沈银行等。
2023年10月,公司发布变更注册资本信披公告称,增发新股5.2亿股,认购价格为1.8011元/股,注册资本由50亿元变更为102亿元。此次新增注册资本全部由 4 家新增股东认购,分别是物产中大、城投资本、环境集团、钱江世纪城。
2024年4月30日,上述增资获批,信泰人寿股东扩至14家,物产中大持股33%位列第一,存款保险基金和保险保障基金持股比例均降至17%,浙江国资委控股。
观潮财经发现,此次增资早已有迹可循。2023年6月媒体报道,信泰人寿计划增资扩股并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交易牵头方为物产中大,保险保障基金参与了该次交易。
从物产中大公告中可以看到,自2023年9月26日起连续公告其入股信泰人寿进展,待监管批复后,新一保险公司风险“化险”案例诞生。
2023年9月10日,信泰人寿召开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增加注册资本的议案》。据了解,信泰人寿此次增资扩股是在监管指导下进行。
9月26日,物产中大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向信泰人寿增资不超过60.65亿元。
9月27日,物产中大称入股信泰人寿已取得浙江省国资委预审核意见,原则同意本次增资入股事项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
9月29日,物产中大公告称,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参与增资入股信泰人寿的议案,拟与其余三家公司共同增资入股信泰人寿,增资不超过93.74亿元。
此次增资入股后物产中大及信泰人寿或可实现优势互补,在信泰人寿这类中小保险公司一向无力承担的“保险+养老”方向进行布局。
2024年7月4日,信泰人寿发布股东股权变更的信息披露公告显示,经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法院拍卖,连云港同华文化、浙江建艺装饰分别将所持有的1680万、1570万股份转让给升华集团。此外,经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拍卖,连云港同华文化将所持有的1500万股份转让给升华集团。
公开信息显示,上述股东股权变更事项信泰人寿已于2024年6月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备案。
此次股权转让后,升华集团持股比例将由1.06%升至1.53%,连云港同华文化、浙江建艺装饰持股比例将分别降至0.92%和0.63%。
第五阶段:物产中大主导
时间:2024年-至今
关键人物:吴斌
关键股东:存款保险基金、保险保障基金
2024年以来,新股东入场,高层、部门层级人事大换血,经营方向扭转,信泰人寿开启了大股东物产中大主导期。
2025年1月21日,信泰保险战略发布,物产中大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新,浙江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董正泉,共同为信泰保险新战略揭幕,并公布了实施渠道改革、客户经营、产品转型、康养生态、机构发展、投资提升等六大策略,致力于成为值得信赖的一流保险综合服务提供商的信息。
发布会上,董正泉表示信泰人寿新班子改革发展思路清晰、方向正确、措施有力,团队展示出积极向上的新风尚、新面貌,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以自身的稳进立为浙江国资国企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并表示下一步,要积极发挥省属国有保险公司主力军作用,加大服务大局力度,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加大提质增效力度,加快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大防控风险力度,提高稳健经营能力。
大股东方的“一二把手”能将保险业的专有名词说的这么细,一方面体现了对新收购子公司的关注度,另一方面也看得出其对信泰人寿的主导力度。
03
业绩数据多季度空缺,费用走高
随着新股东进入,信泰人寿的经营思路出现较大变化,经营数据中也跟随调整。
经观潮财经梳理,自2023年Q3起,该险企便未披露其盈利数据,至今已“拖欠”6个季度。除此之外,该险企2023年报至今尚未披露,相应的成本端数据也因此不得而知。
筹备到展业至今已近20年,信泰人寿股东、关键人物也经历了一系列调整,这也造成公司业绩在近些年才趋于稳定。信息显示,公司目前拥有3家子公司、18家分公司、79家中心支公司及下属分支机构、162家四级机构,基本覆盖经济发展相对活跃、保险深度较高的保费大省。
(蓝线2009-2014年为偿付能力数据)
在成立的最初七年时间里,信泰人寿的偿付能力就像坐过山车一般,两次穿破零点降为负值,直至2014年之后趋于平稳。
相应也遭到监管部门的重拳出击。2013年—2014年,原银保监会连续对信泰人寿下发三道监管函,包括暂停新设分支机构、暂停新的不动产投资和暂停新业务,这从下文中信泰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情况也能看出影响。
2018年起,信泰人寿在连续盈利了5年后,但是却在2023年上半年由盈转亏。2009年至2023年上半年,信泰人寿累计亏损2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公司2023年Q3、Q4,以及2024年Q1、Q2、Q3、Q4偿付能力报告中并未披露净利润,因此目前无法知晓信泰人寿是否扭转亏损。
从已有数据可知,公司经营状况最佳是在2018年后,也正是邹平笙任董事长、谭宁任总裁期间。
尽管2017年开始信泰人寿保费出现大规模增长,但在经营管理方面仍存在较大缺陷,屡次遭到监管查处。2019年至2022年,原银保监会8次通报中信泰人寿4次被点名,主要包括现金价值计算不合理,存在长险短做风险;利润测试投资收益率过高,与公司投资能力和市场利率走势不符;缴费期限过短等问题。
2021年1月,信泰人寿更换首席投资官,由林彦百担任,最近两年该公司收益逆势增长,分别为59亿元、72亿元,同比增长161%、21%。
最近几年,信泰人寿出过不少爆款产品,甚至有些在业内看来未来会入不敷出的产品。这帮其带来高速增长现金流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本端也开始抬头。
由于2021年起投资收益的骤增,信泰人寿该时期的保单红利支出同样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近两年该险企保单红利支出分别实现8亿元、11亿元,同比增长253%、40%。
首先是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的大幅上升,在个险队伍难建的当下,公司销售主要集中在银保渠道。
据物产中大发布的公告中透露,信泰人寿业务渠道以银保渠道为主,经代及个险渠道为辅。
相较于佣金及手续费,信泰人寿业务及管理费支出不断震荡,业务调整节奏明显。
赔付支出指标来看,2015年以来一直大幅高于前些年水平,尤其是自2018年之后一路上升。
退保金方面比较特别,2022年一年,信泰人寿退保金便高达96亿元,同比增长326%,是前些年总金额的1.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