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解剖日本国宝是什么,细致入微妙不可言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17 19:13:03    


我至今还记得,我有一次想看一个监里面的文字,无论如何都看不清楚,我把手机举得高高的,企图拍到监里面的东西,拍了几次都只能看到监的口部。

监,在甲骨文中,有从高处往下看的意思,有镜子的意思,我却在这件“监”面前沮丧了。

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所以当看到这本《日本国宝解剖书》的时候,颇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以后我们的每一个博物馆,都把自己的馆藏文物剖一剖,出一本这样的书,让观众和读者可以沉浸式的享受文物之美。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这些被称为日本国宝的文物,超凡脱俗的地方。

书以解剖名之,真的做到了细致入微。

我们拿一件国宝,举个例子吧,如果把这件国宝比喻成一座山的话,这本书不仅让我们把它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还对这座山的高度、山上的植被的来历,山水的成分都一一娓娓道来,让你全方位立体深入地了解这座山。

我选择的这件宝物是彦根屏风。

作者首先为我们讲述了这个屏风的画面构成,用线条勾勒的形式,让我们了解了这个屏风的构图之美。

然后作者就把画面中出现的各种道具一一为我们道来,脸屏风画中出现的烟盒也为我们找到了它的来历,让我们感受出精准的时代背景。

屏风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作者都为我们分析了他们的身份,从他们的发型到他们的配饰,到他们站立的姿态,都一一进行了分析。精彩的地方更是进行了放大和精讲。(p74)

如果不是这种放大镜般的角度,我们怎么可能看到人物眼白的左右加入到了不到一毫米的点,制造出了瞳孔濡湿的感觉?我真的是忍不住盯着这两个点看了很久,更深刻地理解了书名中“解剖”二字的精髓,甚至眼睛中也有一种想“濡湿”的感觉,一件古代的作品,居然能达到如此现代的绘画水平,国宝二字,名不虚传。画的人是如何的精准到位,剖的人是如何眼光犀利,都在这两个小点儿中体现出来了。

由于这个宝物是一个屏风,屏风是可以使用的家具,平常我们看到这个屏风的时候,可能只能以静止的姿态出现,既然是深度的解剖,作者就给我们透露了屏风内幕:折叠会改变屏风的欣赏方式。这是我们日常在博物馆中肯定接触不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