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明成祖为什么叫成祖而不是高祖?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4 10:38:14    

简单说一下“祖”和“宗”的区别:

“祖”和“宗”是庙号,庙号创立于商朝,秦朝废除,汉朝再次实行起来。

一般皇帝驾崩,后代的皇帝都会给先皇建庙祭祀,随着时代的发展,后代的皇帝会将所有祭祀庙拆除,将列祖列宗的牌位统一供奉在太庙中。因为太庙是供后代子孙代代祭祀的,所以不是所有皇帝都有这样的殊荣。

毕竟太庙地方太挤,所以能够进太庙的皇帝,必须是对社稷有大功的,比如王朝开创,开疆拓土等。

所以,在南北朝前,庙号的追封是极其严格的事!整个西汉也只有4位皇帝有庙号。

在庙号,中,一般开国帝王都是“祖”,后面的帝王都是“宗”。所以有“无功不称祖,无德不称宗”的说法。

唐朝开始,庙号开始泛滥,只要是个皇帝,死后都有庙号。和庙号泛滥想对应的,是“祖”的泛滥。比如元朝有两个祖,明朝有两个祖,清朝有三个祖。

在“祖”里面,有“太祖”和“高祖”的区别。一般太祖都是靠着自身实力开创王朝基业的开国皇帝,比如汉太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而高祖则是借助祖上功业成事的,比如唐高祖李渊。

这里需要纠正的是汉太祖刘邦。很多人称为汉高祖刘邦,这是错误的。“高”是谥号不是庙号,所以不能混淆,正确称法应为汉太祖高皇帝刘邦。

回到本题:

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他驾崩后,庙号为“太宗”,谥号为“文”,称为太宗文皇帝!

到明世宗嘉靖皇帝,将朱棣庙号追封为“成祖”,为啥不是高祖?

因为他不是朱元璋!他的“靖难之役”,是造反篡位,不是开创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