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16 22:10:28
四川地区花椒种质资源十分丰富,花椒产量和品质也在我国位居前列,多样的地理、气候等环境作用以及悠久的人工选择和栽培历史,形成了花椒品种、栽培类型以及品质的不同。传统上将四川花椒产区分为南部产区和西部产区,所产花椒分别称为“南路花椒”和“西路花椒”。通过对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我们将四川南路花椒的栽培品种、栽培类型及其特征性状进行了初步的归纳:
一、正路椒
又名贡椒、子母椒、娃娃椒(常在基部骈生两个小椒)、黎椒。主要在四川省汉源、甘洛、越西、冕宁、喜德、昭觉等地,海拔1500-2500m的缓坡地上较为集中连片栽培。汉源、越西等地的部分区域产出的“正路椒”麻味浓烈、持久,香气纯正浓郁,曾有“贡椒”之美誉,是南路花椒的主栽品种之一。正路椒株高2-5m,树势中等偏上,树姿半开张。主干不明显,果穗较紧凑,果粒较大,暗紫红色或暗红紫色,圆形,外果皮厚且常有油润光泽,油腺点大凸出。干椒皮暗紫红色至暗红褐色.内果皮淡黄色,种子扁圆形。
果粒易裂出皮率高:果皮麻味浓烈持久。香气纯正浓郁,品质优良。正路椒喜肥、耐旱不耐涝,易受天牛蚧壳虫以及根腐病、干基腐病和青药病等的危害。
二、灵山正路椒
灵山正路椒是凉山州冕宁县林业局从正路椒中优选出的一个新品种,适宜在海拔1000-2600 m 四川西南山地及周边自然条件相近区域栽培。株高2-5m,树势中等偏上,树姿半开张。主干不明显,果穗较大,果粒数较多,果实红色无杂色,颗粒较大、外果皮较厚、油腺点凸出、精油含量高。干椒皮红褐色、褐色,内果皮米黄色。
果实易开裂,出皮率高;麻味浓烈、持久,香气浓郁无异味,品质优良。灵山正路椒耐寒性较强,较耐干旱和瘠薄,对花椒主要病虫害的抗性中等。
三、大红袍
大红袍花椒在凉山州以及甘孜州、雅安市的南部地区均有栽培,但多为零星分布。大红袍果粒较大,香气和麻味略次于正路椒,因其树势较强、抗逆性和结实性较好,故在生产上也常被用作砧木。大红袍株高3-7m,树势较强,树姿半开张。主干不明显,果穗较紧凑,果梗鲜红色或鲜红紫色、有绒毛,果实鲜红色或鲜红紫色,无明显油润光泽,腺点较大且较多,果粒圆形较大。干椒皮暗紫红色、红褐色。内果皮淡黄色,种子扁圆形。
整株表皮较光滑。枝、干叶幼果均有香味,果皮易开裂。出皮率较正路椒略低,果皮麻味和香气较浓,品质中等。大红袍喜肥耐旱,不耐涝,易受天牛、蚧壳虫和膏药病等的危害。
四、狗屎椒
又称狗椒子、野花椒,四川省南部产区均有零星栽培,但多为半野生半栽培状态。狗屎椒树势较强,树姿半开张。主干不明显,主枝、主干光滑,果穗较紧凑,颗粒较大、油腺点多、大且突出、精油含量高,外果皮薄,种子扁圆形、颗粒大。干椒皮淡红色,内果皮米白色。
狗屎椒树势强,整株表皮较光滑,主干刺少;新芽、新梢花序均为绿色(部分略带少量淡紫红色),为与其他品种最显著的区别特征。果皮易开裂,出皮率较低,麻味较浓,叶和果实均有特殊气味(尚可接受的异味),果实品质较差,常被用作牛、羊肉调味料。狗屎椒喜肥、较耐湿,结实性较好,对蚧壳虫、天牛、根腐病、干基腐病有较明显的抗性。
五、油椒
又称南椒、迟椒等,主要在甘孜州南部地区的河谷地区以及山地的缓坡地栽培,为九龙县的地方特色和主栽品种。该县乃渠等地所产油椒因其麻味浓烈、持久,香味纯正、浓郁,历史上亦有“贡椒”之称。油椒的植物学性状与正路椒较为相近,抗逆性较强,且能适应较高海拔地区栽培。油椒依据其物候期和果穗紧密程度的明显差异,可分为团状油椒和散状油椒2个栽培类型。
1、团状油椒。树势中等偏上,树姿半开张。果穗较小、紧凑,果实暗紫红色,表面油润有光泽,果粒大、圆形至椭圆形,外果皮较厚、表面油腺点多、大而凸出、精油含量高,出皮率较高。干椒皮为紫红色到暗棕红色,内果皮米黄色。
2、散状油椒。果穗大、较松,果实暗紫红色,表面油润有光泽,果粒大,圆形至椭圆形,外果皮厚、油腺点多,大而凸出、精油含量高、出皮率较高。干椒皮暗紫红色到暗棕红色,内果皮米黄色。
团状油椒与散状油椒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物侯期比后者早7d左右,果穗较后者小且紧凑。
六、高脚黄
主要分布在凉山州和甘孜州南部地区,多为半野生、半栽培状态。株高3~7m,主干不明显,树体高大,整株皮刺较少、较小。果皮较薄、较易开裂、出皮率较低,麻味香味一般、回味略苦。高脚黄喜肥、耐瘠薄、耐旱,不耐涝,对花椒常见病虫害如天牛、蚧壳虫、根腐病、干基腐病、膏药病等均具有较强的抗性。根据果穗的紧凑程度、果粒大小和物侯期的明显差异,高脚黄可分为2种不同的栽培类型,即果穗较紧凑、物候期较晚的晚熟高脚黄以及果穗较松散、物侯期较早的早熟高脚黄。
1、晚熟高脚黄。树势强,树姿开张。主干明显,果穗紧凑、二次分枝少,果梗短、呈淡紫红色,果实颜色红橙色、橙红色,果粒圆形、略小,外果皮较薄、油腺点较多而凸出、精油含量较高。干椒皮褐色、红褐色,内果皮米黄色。
2、早熟高脚黄。树势强,树姿开张。主干明显,表皮光滑,果穗较松散、二次分枝少,果梗较长、淡紫红色,果粒橙黄色至橙红色,颗粒较小,果皮薄易开裂,出皮率低。油腺点小,精油含量较低。
相同栽植环境下,晚熟高脚黄与早熟高脚黄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物候期较后者晚10~15d,结果枝平均长度显著短于后者,果穗较紧凑,颗径较后者大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