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李白人生经历故事(诗仙李白的跌宕起伏人生历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2 10:23:06    

李白出生于公园701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李白青年之时,就试图想通过自荐之道步入仕途,实现治国安邦的抱负理想, 然而,他的自荐入仕的道路却曲折漫长,一次又一次令他失望。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长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他对人生的感悟,人生道路如此艰难复杂,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 都体现在他的诗文和快意人生里。

公园725年, 24岁的李白离开四川故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志存高远的他一路辗转遍访王公大臣,带着自己的诗篇积极自荐,然而最终都石沉大海,功业未成的数十年间,李白也没有放弃努力,一直默默积攒着自己的能量,经历着人生的洗涤,直到公元735年,李白在长安结识了诗坛前辈贺知章,他的人生才终于出现了新的转机。 李白比贺知章小四十多岁,而他的风流倜傥和潇洒文采却令贺知章惊异万分,贺知章一边品读李白的诗篇《乌栖曲》,一边连声赞叹。《乌栖曲》描述的背景是,李白看到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日夜歌舞升平的旧地,便怀古有感,通过日暮乌栖,落日衔山,秋月坠江等富于象征色彩的景象以古讽今,批判贵族阶层纵情享乐的奢靡生活。贺知章和李白相谈甚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言道会向朝廷举荐这位才子。能得到诗坛和政坛声望显赫的前辈赏识,这为李白日后的高光时刻做了很好的铺垫,自此,李白诗仙的雅号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

告别贺知章离开长安,李白来到山西游玩,在北岳恒山满怀豪情的题写了“壮观”二字,公元736年,李白怀揣着对理想抱负的憧憬,回到安陆家中,度过一段写诗会友的闲适时光。公元739年,李白来到湖南岳阳,结识了和自己一样怀才不遇的诗人王昌龄,王昌龄写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诗明远扬,两人相见恨晚,把酒言欢。而在此时,李白却收到了夫人许氏病危的通知,不久便离他而去。一年后,李白开始游历齐鲁大地。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在唐玄宗面前大力举荐,并奉上诗作,在欣赏之余下旨召见李白,公元742年秋天,李白终于踏入魂牵梦绕的长安皇宫。并得到唐玄宗热情接见。自此开启了李白为官的高光时刻,伴随皇帝左右,为其赋诗写曲填词。《宫中行乐词十首》让唐玄宗赞叹不已。然而恃才傲物的个性,却始终与宫廷格格不入。由杨贵妃亲自磨墨,高力士捧靴伺候的李白洋洋洒洒一气呵成的《清平调词》三首,就表现出李白对权贵的藐视,因而得罪了不少皇帝身边的红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杨国忠和高力士。 而《清平调词》因为诗句优美清新,则广为流传。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在长安城红极一时,此时也是李白最春风得意的好时光。然而好景不长,到了743年年底,由于杨国忠,高力士的谗言,他们向杨贵妃诬告,说李白诗中:“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句将她比作汉代妖后赵飞燕,李白因此被唐玄宗疏远,在朝廷中处境堪忧,升迁无望。在送别朋友王炎奔赴四川任职离别之时写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名篇《蜀道难》,此后李白向朝廷辞官,告别了短短三年的仕途生涯。

离开长安的路上,李白独自一人夜宿客栈,写下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抒发官场失意的无奈和凄苦。

公元744年,43岁的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初夏在洛阳遇到杜甫,二人神交已久,相见恨晚。相约下一次在河南商丘会面。同游商丘之时遇到了怀才不遇的高适,文坛三杰,风云际会,遍访古城名胜。

公元752年,李白应邀到嵩山会友,众好友一起登高,饮酒放歌,李白因在政治上被排挤,理想不能实现,借登高饮酒之际,将长久以来的郁郁寡欢和苦闷憋屈,都通过一首诗淋漓尽致的写了出来《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在表达豪野之余,借酒浇愁,抒发壮志未酬的满腔激愤。诗句气壮山河,豪迈激昂,千百年来广为传颂。

公元754年,安徽泾县县令汪伦,久闻李白盛名,便写信邀请李白到家中做客,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听闻,欣然应邀。却未见信中所言之盛景,略显失望。汪伦笑着搬出用桃花潭水酿成的美酒,对李白说,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开酒店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店,李白听后哈哈大笑,被汪伦的良苦用心所感动。汪伦以美酒款待李白数日,两人接下深厚友谊,分别时,李白乘舟远行,回首间听见汪伦在岸边踏歌相送,十分动情,写下《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