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8 09:52:41
中华传统文化园是国家4A级旅游区,前身是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的靖安校区,现属于靖安县人民政府。中华传统文化园坐落于“禅宗圣地”靖安宝峰镇境内。
景区依山傍水而建,主要为明清皇家建筑风格,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景区占地面积2000亩,距南昌交通学院16.6公里,原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享有“天然氧吧”美誉。
翁城广场
三生桥
三生桥,南临翁城广场,北倚大成殿,为三座并列单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桥栏雕琢精美,形似条条玉带,与天安门前的金水桥规格相似。
大成殿,东西配有钟楼、鼓楼,所谓“大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是供奉孔子的殿堂,属明清建筑风格,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顶。大楼面阔五间,房屋进深为三间。可品茶休憩,亦可仰观高山、俯瞰湖水。
远处山体呈现出太师椅、金元宝、弥勒佛的图案轮廓;两侧山体伏龙蜿蜒,中心之处藏风聚水而不动。
登科亭,位于大成殿西,亭下牌坊为山东嘉祥天青石材质,竖立两根冲天柱,直冲云霄,底座刻有莲花纹饰,雄狮足踏绣球,母狮腹下哺幼狮,牌匾书有“登科亭”三字,拾阶而上,两侧竹林茂密,上有一座三层骑檐亭子,内攀螺旋梯登顶,可览全貌。
闻韶苑,“演古说今”闻韶苑,位于龙栖湖西畔,拾阶而上,院落内置一座戏台,背景为“禮”,孔子问礼于老子,追寻千年印记。“韶”字解,“音”指音乐、器乐、奏乐。“召”意为“引导”、“呼唤”。“音”与“召”表示“用乐曲欢迎宾客”。
龙栖湖,位于大成殿后,尚学楼前,两岸青山叠翠万木峥嵘,宫殿错落有致,倒掩映水中,好似传统丹青水墨。湖畔长廊画有山水画,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山水,亦有田园。
尚学楼,屋顶陡曲峻峭,屋檐宽深庄重、气势雄伟浩大,属于典型的庑殿顶结构,为房屋建筑中等级最高的一种建筑形式,在封建社会里,是皇权和神权的象征,官府和庶民不许采用。内饰堂皇富丽,东间有两枚大约一米高的印章,上端刻有神兽,呈蹲坐姿态两两相望。
建筑之钩心斗角
“钩心斗角”最早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是形容建筑的结构错综精密,一个建筑物的一角插进另一个建筑物的两角中心,这就是“钩心”;而其他角又和另外建筑物的角紧紧地对在一起,这就是“斗角”,合起来就是“钩心斗角”。
国学院,内奉万世师表孔子,前置“因材施教”香炉,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顶。大楼面阔九间,房屋进深为三间。上联“凭山脊以为堂,士品宜从高处立”,下联“借湖光而作鉴,文风须向上流争”。
屋顶岔脊四角装饰有走兽,第一个饰物是骑凤仙人,仙人后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等十个走兽。走兽的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数量的多少是依宫殿的大小、建筑的等级而定的。
一般为单数,最多使用9个,随着建筑等级的降低而递减。小兽的减少是从最后一只依次往前减的。故宫太和殿上的走兽数量最多,而且是中国古建筑中唯一有十个走兽的特例。显示了其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
红花檵木,植于翠影轩门前两侧,别称有红继木、红梽木,喜光,稍耐阴,但阴时叶色容易变绿,适应性强,耐旱,喜温暖,耐寒冷,萌芽力和发枝力强,耐修剪,耐瘠薄,但适宜在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浩海楼,位于城墙北侧,所谓浩,遶也,水大也。——《字林》;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说文》
螭吻,亦名鱼龙,它是鱼、龙结合之体,依中国古代传说也是龙生九子之一。多嵌立于大型古建屋脊两端的神兽形象,其表面饰龙纹四爪腾空,龙首怒目张口吞住正脊,脊上插有一柄宝剑,艺术形象已达完美,被称之为“正吻”、“龙吻”、“大吻”。
明礼楼、明德楼、忠孝楼、忠义楼位于国学院后,至善楼前,其建筑均为三层楼阁造型。古人云:明德惟馨仁孝礼,壮志凌云精忠义。两侧楼阁以“明礼”“明德”“忠孝”“忠義”命名,体现了对儒家思想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尊崇,现供尚古酒店宾馆使用。
至善楼,背倚茅山,为宫殿群中占地最高的建筑。其中间规格为九龙浮雕,台阶共有61级,周边围栏均为汉白玉石质。
“至善”一词,出自《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楼以至善为名,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至善楼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
掠影
故事流传:相传明洪武初年(1368年)太子老师宋濂举荐靖安才子李叔正出任国子监担任正蒙教学。到斋后,叔正严立学规,督教严正。祭酒官魏杞山以其教学有方,奏请提升为博士。朱元璋却表示“李宗颐,朕将用之”。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秘密下旨让李叔正回乡督建龙脉行宫,令年少的太子随行,沿途走访体察民情。并设龙兴书院,招贤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