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25 08:07:30
第五次反“围剿”中,左倾思想致使红军损失惨重,被迫长征。红军主力开始突围,同时,项英、陈毅率红24师及地方红军共1.6万人,在苏区继续坚持斗争。
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第1、第 3、第5、第8、第9军团以及机关人员、直属队组成的第1、第2野战纵队共8.6万人,由江西瑞金等地突围,开始战略转移。
行军部署为:红 1、红9军团在左,红3、红8军团在右,军委第1、第2野战纵队居中,红5军团殿后,形成甬道式阵势。
甬道式行军
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最初目标,是到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创建新苏区。这时,“左”倾领导者,又由防御中的保守主义,转为退却中的逃跑主义,消极避战。红军携带大批辎重,行军缓慢,在国民党军重兵追剿下,十分被动。
为围堵红军,蒋介石精心布置的三道封锁线:第一道封锁线东南起于安远、信丰,西北迄止赣州、南康、大余间,以桃江为天然屏障,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50公里,由广东军阀陈济棠扼守;第二道封锁线设在粤北韶关的仁化县。国民党军分南北两路,北路为中央军,薛岳率领吴奇伟、周浑元2个纵队,共4个师追击,南路是粤军,由余汉谋率领李振球、叶肇、李汉魂三个师堵截。第三道封锁线设在粤汉铁路沿湘粤边湖南境内郴州到宜章之间。
三道封锁线
10月21日,红军向敌军第一道封锁线发起总攻,实施突围,迅速占领了王母渡、韩坊、古陂、新田等地,23日突破了第一道封锁线,自南康、大庚间横渡漳水。
11月1日至8日,中央红军占领汝城以东的连珠岩、土桥、东冈岭、苏仙镇等地,进到汝城、城口、沙田一线,突破了由湖南军阀何键部防守的从广东仁化至湖南汝城地区,沿赣粤湘边向湖南前进。
突破封锁线
11月11日至15日,粤军邓龙光部放弃防地,红军没有遭到国民党军大规模围追堵截,顺利越过第三道封锁线,转入湖南零陵。
此时,毛泽东建议,乘敌“追剿”军正在调动尚未靠拢之际,集中兵力,歼灭一路或一部敌军,以摆脱被动。但是,“左”倾领导者不敢与敌再战,致使红军失去歼敌之机。
济宁-泰安深化文旅协同高质量发展协议签署仪式举行 温金荣杨洪涛出席并致辞 张海波李兰祥霍媛媛出席
2025-04-21 00:36:00石破茂对美亮明立场
2025-04-21 00:35:00VALENTI煤气灶|全国服务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2025-04-20 23:58:59美的集成灶服务号码24小时(今日更新)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2025-04-20 23:58:54APELL燃气灶服务热线号码各区24小时维修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2025-04-20 23:58:37清华阳光太阳能服务号码24小时(今日更新)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2025-04-20 23: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