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冲冠一怒为红颜是谁的千古名句(“冲冠一怒为红颜”究竟写了什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3 09:07:06    




“冲冠一怒为红颜”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这句诗出自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的著名歌行体古诗“圆圆曲”中。该诗讲述了吴三桂为爱妾陈圆圆冲冠一怒,屈节降清引清兵入关最终造成浩劫的故事。

关于本诗的主旨究竟是什么,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以下是三种学界比较流行的说法:

一、“刺吴”说。

“刺吴说”是目前为止最受学界认可的观点。该观点认为吴梅村作《圆圆曲》的目的是为了讽刺吴三桂无耻的降清行为。

如陆次云《圆圆传》:“梅村效《琵琶》《长恨》体作《圆圆曲》,以刺三桂,曰:‘冲冠一怒为紅颜’,盖实录也。三桂贵重币求去此诗,吴勿许。当其盛时,祭酒能顾斥其非,却其胳遣而不顾,于甲寅之乱似早有以见其微者。鸣呼,梅村非诗史之董狐也哉!”

又如仲联、钱学增选注《清诗三百首》謂此诗“意在斥责吴三桂背叛明王朝,失节降清的罪行。”

再比如冯其庸、叶君远《吴梅村年谱》:“此詩中若‘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诸语,其讽刺吴三桂之意甚明,无须赘论。”

二、“美吴”说。

提出“美吴说”的是已故的复旦大学教授章培恒先生。章先生没有拘泥于过去传统价值观下学者对这首诗所做的评价,认为这首诗是在讽刺吴三桂的降清行为。而是从个性解放的角度,窥见了作者对于吴三桂捍卫爱情捍卫心爱女子的赞美。

如章培恒《元明清诗鉴赏辞典·序》:“這首诗最动人的所在,并不在于批判了吴三桂的罔顾君亲大义(其实,诗里是否存在着这样的批判也还是问题),而在于讴歌了陈圆圆的美丽,她那可怜的身世和在爱情上的悲欢;也在于讴歌了吴三桂对愛情的坚贞、捍卫爱情的勇敢(至少在诗中是这样),并倾诉了个人在群体缠缚下的悲哀与痛苦。试看:‘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倘若我们不是存着封建道德的先入之见,认为一个人只该为皇帝复仇,而不应为解救和寻回自己的爱人而战斗,那就不免将这诗句看作对一种为爱情而不顾一切的英雄气概的歌颂,从而受到感动。实际上,诗人自己恐怕也具有同样的感受。‘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这与其說是对‘英雄’的讽刺,还不如说是对‘英雄’的同情甚或赞叹……‘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这绝不是批判,而是悲慨,是深沉的叹息。”又如《说“冲冠一怒为红颜”》:“《圆圆曲》要告诉人们的,是个动人而悲惨的故事。动人,是由于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不计利害、为红颜而战的行为,以前却更多为‘红颜’而死,例如焦仲卿、梁山伯。悲惨,是不仅吴三桂‘全家白骨成灰土’,而且还带来了全国性的浩劫。面对着这一切,吴伟业既感动,又悲慨,但却并不作任何简单的结论。”

三、“羡吴”说。

第三种认为《圆圆曲》中虽然既有“刺吴”的内容,又有“美吴”的部分,但都不能看做是本诗的主旨。考虑到吴伟业作为封建士大夫的时代局限性,这首诗中透露出来的最主要的是“羡吴”的情绪,即封建士大夫对于吴三桂陈圆圆之间英雄美人故事的羡慕和向往。

如宋谋瑞《吴梅村〈圆圆曲)疏解》:“据说吴三桂曾厚赂梅村求毁版,恐怕主要就是因为这类(指‘冲冠一怒为红颜’)意有讽刺的个别句子。至于全诗的基调,还是以讴歌羡慕为主,这不是吴三桂及其庇护者、追随者所不能接受的。正像《长恨歌》主要不是讽刺诗,还能为唐玄宗的继承人所容忍一样,我们也不能把《圆圆曲》看作纯粹是谴责吴三桂的作品……吴梅村创作《圆圆曲》的动机,和清初大多数创作类似题材的人都是差不多的。他们深受儒家封建伦理观念和正统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梅村这种在明朝有过功名的人,仇恨农民起义军,怀念故国,是很自然的。对吴三桂,既嘉許他击溃农民军为君父报仇的‘义’举,又埋怨他引进清兵终于招致了明朝的覆亡。而封建阶级知识分子自命‘风流’的庸俗情趣又引导他们特别注目于风云变幻中的儿女之情。于是,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就被他选中了。”

以上是关于《圆圆曲》一诗主旨的三种说法,不知道你更赞同哪一种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